7月21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文發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決定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時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全會通過的這一決定,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透過決定提出的300多項改革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清晰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催人奮進。
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決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明確提出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決定強調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敝醒胴斵k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
圍繞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決定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等,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一項重大改革任務。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決定提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等;圍繞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提出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培育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等;圍繞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提出完善產權制度、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市場準入制度、企業退出制度等。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說,通過完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法治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充分發力。同時,通過維護競爭秩序、促進經濟平穩運行、保障經濟安全,讓政府在克服市場失靈領域精準發力。
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
決定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作出專門部署,明確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決定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一系列部署中,既有“新”的培育——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也有“舊”的改造——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辯證思維貫穿其間,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堅實支撐,數字經濟是重要驅動力量。決定明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等一系列要求,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決定對“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分別作出部署。
韓文秀表示,這些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巴ㄟ^政策給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我國經濟發展將更加強勁、更為均衡、更可持續?!?/p>
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決定提出,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這是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選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提升國家競爭力、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笨萍疾坎块L陰和俊說。
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方面,決定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完善高??萍紕撔聶C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
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決定提出,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前瞻性、引領性布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允許科研類事業單位實行比一般事業單位更靈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實行企業化管理;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
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決定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堅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
“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苯逃坎块L懷進鵬說。
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
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決定對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需要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決定提出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強調要“構建國家戰略制定和實施機制”“增強國家戰略宏觀引導、統籌協調功能”“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等。
圍繞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決定從多方面作出部署——圍繞健全預算制度,提出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績效評價制度、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統一預算分配權等;圍繞健全稅收制度,提出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制度、健全直接稅體系等;圍繞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穩步下劃地方,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等舉措。
圍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決定從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等多方面作出前瞻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一系列部署和要求錨定金融強國建設目標,凸顯改革力度。此外,決定提出制定金融法,強調“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明確“構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防火墻’”等要求。
決定提出的相關改革新部署,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宏觀經濟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決定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對于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決定提出: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城鄉融合發展,一頭在“城”。決定提出,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構建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住房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城鄉融合發展,另一頭在“鄉”。為解除進城落戶農民后顧之憂,決定提出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依法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探索建立自愿有償退出的辦法。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個關鍵。決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各類耕地占用納入統一管理,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機制,并就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種植基本農作物管理體系,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等作出全面部署。
城鄉融合發展,要補短板、強弱項。決定提出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明確要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加快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統籌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在主產區利益補償上邁出實質步伐。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決定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明確提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但不會影響中國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比珖f副主席、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說,決定釋放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
制度型開放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決定明確,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打造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奥鋵嵢嫒∠圃鞓I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決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有助于鞏固外資在華發展信心。
穆虹說,中國正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促進雙循環中不斷拓展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決定注重全面改革,專門對“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作出部署。
這一安排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表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在前進道路上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就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決定提出相關改革任務: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決定提出,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完善監督法及其實施機制等。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臧秀玲表示,人大監督,是具有法定權威、代表人民的監督,完善監督機制,寓支持于監督之中,有助于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決定著眼健全協商民主機制,提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機制等;完善協商民主體系,豐富協商方式。著眼健全基層民主制度,提出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等。
決定提出,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一系列舉措,將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推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決定就“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
沈春耀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重要部署,以法治體系建設為總抓手系統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在更高水平上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良法善治,民之所盼。決定提出,“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制度體系”“統籌立改廢釋纂,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
“決定部署的重要舉措和任務要求,許多涉及法律的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編纂以及相關授權、批準等工作,對立法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新要求?!鄙虼阂硎?,決定在相關部分明確提出了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反跨境腐敗法,修改監督法、監察法,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等重要立法修法任務。
確保執法司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決定明確要求“健全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
同時,決定提出建立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新征程上,落實法治領域改革任務要求,將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進文化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決定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專門部署。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決定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要極大豐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深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性和先進性?!北本┐髮W國家現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新說。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構建中華傳統美德傳承體系……決定部署的一系列改革舉措,著力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從“有沒有、缺不缺”躍升為“好不好、精不精”。
李國新表示,著眼于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決定明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等改革任務,體現了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的改革思路,有助于為廣大基層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決定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表n文秀說,決定強調要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
“這些舉措的落實見效,必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表n文秀表示。
收入關乎“錢袋子”。決定提出,“完善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合理調節過高收入的制度體系”。一系列重要部署,不僅將推動縮小收入差距,還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暢通經濟循環。
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是決定稿起草把握的重點之一。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在此基礎上,決定進一步深化社保、醫藥衛生領域改革,通過“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加快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等,持續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一老一小”是民生大事,也是決定部署的重點內容。
從“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建立生育補貼制度”“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到“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改革補短板、破難題,將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幼有所育”“老有所養”。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時代以來,我國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后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框架,藍天碧水成為常態。但要看到,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
決定部署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出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環境信用監管體系”“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綜合補償”“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決定從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對此,韓文秀表示,決定強調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好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決定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從多方面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行部署。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治本之策。決定提出,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構建聯動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推進國家安全科技賦能。
公共安全無處不在,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決定對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進行部署,涵蓋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面。專家認為,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法治思維,通過狠抓薄弱環節、明確各方責任、健全長效機制,織密織牢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決定在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方面,提出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推動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市民熱線等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等改革舉措,推動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決定提出,健全鄉鎮(街道)職責和權力、資源相匹配制度,加強鄉鎮(街道)服務管理力量。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家治理學院社會治理法學學科帶頭人徐漢明表示,推動社會治理體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有助于激發基層干事創業活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服務,切實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著眼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決定強調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就“完善人民軍隊領導管理體制機制”“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深化跨軍地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
“健全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制度機制,深入推進政治建軍”“優化軍委機關部門職能配置,健全戰建備統籌推進機制,完善重大決策咨詢評估機制,深化戰略管理創新,完善軍事治理體系”……決定明確的改革任務,既完善領導管理體制,又健全與之相適應的工作運行機制,我軍領導管理體制的優勢進一步得到鞏固和釋放。
能夠全面有效維護國家安全,要求我軍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一個大的提升。決定圍繞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提出完善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職能、優化戰區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編成、加強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統籌等改革任務,著力加快推進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建設,提升聯合作戰指揮能力,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一場攻堅戰役,需要軍隊全力以赴,也需要全黨全國大力支持,齊心協力完成跨軍地改革任務。決定明確的健全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工作機制、健全國防建設軍事需求提報和軍地對接機制、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等改革任務,堅持軍地一盤棋,有利于動員各方面力量,把軍政軍民團結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助推改革強軍的巨大力量。
堅持向深化改革要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人民軍隊必將以更優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不斷推向前進,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安全保障和戰略支撐。
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正是基于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全會決定在總結經驗、闡述意義、提出原則、部署舉措中,都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敝醒胝哐芯渴腋敝魅翁品皆Uf。
決定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作出具體安排。
圍繞“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決定強調黨中央領導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鼓勵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圍繞解決突出矛盾設置改革議題,優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制等。
聚焦“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決定要求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探索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有效途徑等。
緊扣“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決定部署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等。
一系列重要部署,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的清醒與堅定。
山雄有脊,房固賴梁。
決定強調,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ㄐ氯A社北京7月2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2日 05 版)